首页> 热点 > 详情

江西:高温天气下户外工作“限时” 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2023-07-27 17:13:50来源:江南都市报


(资料图片)

进入三伏天,气温持续居高不下。高温天气下如何做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7月25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我省下发《关于做好夏季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充分认识高温天气对劳动者特别是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作业劳动者带来的危害,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力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省对高温天气下户外工作时间规定,保障高温津贴权益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根据要求,用人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生产特点,合理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酷热时段作业,适当增加劳动者休息时间和轮换班次。在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的天气下,停止安排劳动者进行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尽量缩短室外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劳动者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要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并不得安排劳动者加班。

平台企业在高温下应对外卖小哥等给予适当补贴

我省明确,要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加强劳动者身体健康检查,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时间,科学确定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开展高温天气作业危害及防护等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时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组织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用人单位选择按月发放高温津贴的,每年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为6月、7月、8月、9月(共4个月),从事室外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室内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用人单位选择按照劳动者实际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计发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不低于20元。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冲抵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中要充分考虑高温天气作业等特殊劳动消耗因素,向一线、艰苦户外岗位劳动者倾斜。平台企业对高温天气下接单的外卖小哥、快递物流等户外工作劳动者要给予适当补贴。

各级人社部门要以室外露天作业的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环境卫生、外卖物流等行业企业为重点,加强执法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加强因高温天气作业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调处,畅通受理渠道,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值班编辑:江语

值班审核:郭宁

值班编委:傅爱华



标签:

上一篇:白玉手链材质
下一篇:最后一页